塔林一定是位美艷的雙面諜

當我從胖瑪格麗特塔(Fat Margaret Tower)的城門進入塔林(Tallinn)的老城區,午後的陽光照著我幾度睜不開眼,我的行李箱在歐洲最古老的石板路上,發出巨大的摩擦聲響。這是我跟愛沙尼亞(Estonia)首都初次打招呼的方式。

塔林照片
▲塔林老城區的城門是一大特色

一開始我以為塔林是個未經世事的單純女孩,後來我才發現,她是個心事重重的謎樣女人。她擁有童話般的中古世紀風光,但又繼承了舊蘇聯時代的詭譎氣氛;她像歐洲帶著古典優雅,但似乎更擺脫不了蘇聯的陰影;她看起來才剛從頹敗中復甦,但卻能孕育出Skype等新創公司,展現波羅的海之虎的經濟活力。

塔林令人難以捉摸,她就像是一個雙面諜,但美艷動人。

塔林照片
▲塔林有時是單純女孩,有時又是謎樣女人

我在塔林的旅程是這樣開始的:漫無目標走到了市政廳廣場(Raekoja Plats),被一陣愛沙尼亞的傳統音樂及濃郁的香味吸引,我走進一個地窖般的小餐廳,雖然是大白天,但裡頭僅有微弱燭光,我彷彿走進了時光隧道中。

這個可愛的小店Krug Inn就在市政廳一樓長廊的角落,裝潢充滿古意,桌椅及餐具都是木製的,店員也都穿著傳統服飾,這裡只賣鹹派、濃湯及飲料,每一份都只要一歐元,我點了一個現烤的蘑菇派及濃湯,感覺美味極了;後來才知道這家是觀光客必到的小餐廳,不過,從店員一直跟客人閒話家常來看,當地顧客一定也很多。

好印象還不只如此,在廣場的一個角落,聞到一陣類似糖炒栗子的焦香味,原來路邊有個Old Hansa攤位在賣薑糖杏仁果,我馬上又被這個佈置成傳統風格的攤位所吸引了。女孩很能樂在工作,她一邊帶著笑容一邊還哼著歌,攤位總是吸引不少客人,後來來了一群芬蘭學生,這女孩還能用簡單的芬蘭話談笑,逗著大夥兒開心不已。

塔林照片
▲販賣薑糖杏仁果的愛沙尼亞女孩

在塔林總共待了三天,除了跑去Kadriorg Park的Kumu美術館及愛沙尼亞露天博物館之外,其餘時間幾乎都留在老城區,刻意走不同的路,幾乎踏遍了每個角落。早上去老咖啡館吃好吃又便宜的甜點,白天去參觀教堂及景點,傍晚去瞭望台看夕陽,晚上去充滿溫馨家庭味道的老餐廳。

塔林照片
▲波羅的海地區最大的KUMU現代美術館

塔林的老城區被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在2011年時還被選為歐洲文化之都,這裡也的確名實相符,有不少美術館及博物館,但最令我津津樂道的是這裡幾乎看不到任何連鎖的餐廳及咖啡館,每一家咖啡館及餐廳都很有自己獨特的風格,絕不是大量複製的藝術品。

塔林照片
▲塔林老城區有很多各具特色的咖啡館

來這裡不用看旅遊書,甚至連地圖都可以收起來,你只要享受出現在每一個不經意的轉彎處的驚喜。第一次驚喜是發現從Matilda咖啡館往上通往Danish國王花園及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大教堂(Alexander Nevsky Cathedral)的階梯,第二次驚喜則是不經意走到了Kohtu瞭望台,這裡可以眺望一部份的塔林市區,一片紅瓦建築有點布拉格的味道,還可以遠眺波羅的海。

塔林照片
▲紅瓦屋頂是塔林的經典畫面

不過,塔林絕對沒有這麼簡單,她並不是始終帶著微笑的無憂女孩,她經常躲在角落默默不語,時而沈思,時而皺眉,她的心思總是不願輕易讓你看透。

塔林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她在歷史上的處境。塔林曾先後被丹麥、瑞典及蘇聯等國家統治過,不管是文化、建築、生活習慣都同時受到蘇聯與北歐的影響,不過,愛沙尼亞在邁向獨立的道路上,與蘇聯之間的歷史心結特別糾葛;可以感覺的到,舊蘇聯的鬼魂還是不時在這裡出沒,到處可以聞到共產主義的氣味。

塔林照片
▲尖塔與城牆守護著塔林的老城區

也正因為如此,塔林也成為許多諜報故事的最佳場景,至今還有許多景點蒙上傳奇面紗。建於十二世紀的聖奧拉夫教堂(St. Olaf’s Church),曾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是塔林市內的制高點。但在蘇聯接管後,把教堂尖塔改成無線電與電視廣播干擾塔台,以蓋台方式讓民眾無法接收來自芬蘭與瑞典的訊號,使得這座教堂從信仰中心轉變成諜報戰的戰場。

位於老城區城牆外、外型有點像蘇聯情報基地的維魯飯店(Hotel Viru),是蘇聯統治時期接待外賓的豪華住所,可以俯瞰老城區經典紅磚瓦屋頂與尖塔,現在頂樓已經改裝成博物館,彷彿還可以看到蘇聯情報員在這裡監聽民眾、隨時回傳密報的模樣,他們似乎正在討論晚上的一場秘密行動。

塔林照片
▲充滿俄羅斯風情的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大教堂

一直到離開塔林之前,我還是沒能刻畫出她的具體輪廓。即使相處了好幾天,這裡的一磚一瓦,仍是一場露水姻緣,唯一能帶走的,只有最後那個回眸–既陌生又熟悉的笑容,在昏黃街燈映照下的石板路上。

*本文節錄自Stuff史塔夫科技國際中文版2016年5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