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Tech Room:共享時代的來臨 你跟上潮流了嗎?

撰文:Kisplay 圖片:史塔夫科技

共享這個名詞這幾年突然在新創企業中火紅了起來,許多創業者在不同的領域上開闢各式各樣的共享經濟模式,讓大眾可以不必購買,只需透過特定模式支付一定的金額後,就可在需要的時候使用。但這樣的模式並不是現在才開始的,而且部分新創共享事業也遭受不小的批評,究竟共享經濟是什麼?為什麼在這世代快速竄起?

共享經濟到底是什麼?

共享這名詞我想大家都非常了解,以最簡單的例子來說,就是眾人擁有使用物品或是場地……等有形無形服務的權利,近代較為極端的共享即為共產主義,在這思想中,土地、資本與財產都是人民共有並共享,這思想中心非常以人為善,大家樂於奉獻一己之力,並樂於共享所得,但可惜私心並無法從人類心中泯除。

在資本主義中,只要你有能力與機會,並且不違反法律的前提,人們大多可以擁有自己想擁有的一切,但共享卻也在這思想中出現,這共享究竟是什麼?

當然在資本主義中,還是有著願意奉獻個人物品讓眾人共享使用的朋友,但部分有生意頭腦的人,開始將他多出來的東西以有條件的方式分享給其他人,這條件多半是金錢,也就是大家常見的租賃。

租賃這件事情並不是近代才出現的行為,在中國歷史上的西周,就已經出現土地租賃的行為,更不用說是Kisplay小時候常常租借漫畫、錄影帶;或是近幾年出現的Airbnb、Uber……。這些所謂共享行為的差異,只是在時代的不同、規模的不同與服務的不同。

Column Tech Room:共享時代的來臨 你跟上潮流了嗎?

共享為什麼在這時代發光

租賃雖然已經是歷史悠久的行為,但卻在這時代發光發熱,難道只是因為換上共享這兩個字後整個潮起來嗎?其實可以先從租賃的優點來看。對於承租人來說,租賃的優勢在於你可以用相對於購買更為低廉的價格,在你需要用租賃品時使用他,而且不需要承擔租賃品的例行維修保養與提供空間所帶來的存放成本;以個人出租的角度來說,能在所購買物品的閒置期間,提供給他人使用,並換取一定的收入;以租賃公司的立場來看,透過頻繁的出租行為,能夠獲得比擁有所帶來的費用要高的收入,也就是賺錢。但是在人民極為富裕的環境下,租賃這活動發生的機會是相對低的,因為擁有權與對物品的佔有欲對於人來說,吸引力更高。

那在這時代,共享發光的原因是什麼?大環境的經濟狀況並沒有隨著人們的慾望提高其實是主因,隨著更多新形態的裝置與服務出現,生活品質與要求更為提升,所以花費也就更高,但在收入並沒有隨著物慾高漲而提高時,租賃就成為一個好的選擇。另外就是行動網路、智慧型手機與行動支付的盛行,並搭配上新形態的租還模式,讓使用者感到出租物好像隨時在你身邊,想要用就可以快速拿到,想歸還產品時隨時就可以停止租借。

以在台灣剛起步的共享機車WeMo為例,這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新形態共享租賃模式,雖然台北的公共交通與公用自行車非常普及,但還是有些地方你必須走很遠的路,或是過了公共交通服務時間時,你就無車可用的窘境。WeMo的服務只要你在手機上的App註冊並綁訂信用卡後,就可以利用App上所提供的地圖,找到停在你附近的WeMo機車,歸還時也只要停在合法停車格內,就可進行還車。更貼心的是,機車內有安全帽、一次性帽套提供使用,停車時的停車費用不用你負擔,你也無須自己幫他充電,騎到快沒電時找個地方還車就可以。這種好借好還好付款的服務,就是目前共享的最好範例之一。

另一個共享範例是如Airbnb與Uber的服務,官方所提供的為共享租賃平台,提供經過官方認證的房間與車輛進行服務。這些房間與車輛大多是私人所擁有,在閒置時提供住宿或載客服務,同樣的他們都具有容易租賃與付款的便利性。較一般由大公司大量購入並以租賃獲利來說,這種型態的服務更具有提供私人擁有物的分享概念。

共享真的是萬靈丹嗎?

雖說共享經濟正在浪頭上,並以多樣的方式綻放,但惹出的爭議其實並不小,大多的問題都是出在與部分民眾利益相衝突,或是在法規上有所違反,造成人民的反感或是政府的禁止。許多共享平台都是跨國企業,當服務在每個國家開始時,其服務內容立意雖然良好,但若不先做足落地前的溝通、了解與準備,都很可能踩到的地雷。以近期惹上爭議的oBike,就踩上了與消費者利益相衝突的大地雷,雖說oBike的模式與WeMo非常類似,但最大問題是oBike佔用了大量的機車停車格,並且因為單車不會被收取停車費,引發非常多民眾的不滿。當然台灣很少有單車收費停車格,而且法規上對於共享單車也尚未有明確規範,所以惹上爭議並不意外。

後記

無論是共享或是租賃,在立意上絕大部分都是非常良好,除了讓人們可以更輕鬆無負擔的使用出租品外,共享還能達到降低資源浪費。不過新創企業並不能打著創新的名號,就無限上綱的挑戰地方法律或人民感受,一旦違背了最基本應該遵守的分際後,再好的理想與目的,都只是毒藥。另外,政府也應該加速相關法規的制定,不要只顧著在立院打架,讓立意良好的新模式墜毀在你們的爭利與怠惰中。

*本文節錄自Stuff史塔夫科技國際中文版2017年8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