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laxy Unpacked 2025]三星Galaxy Z Flip7摺出AI新視界:4.1吋滿版封面螢幕+輕薄機身
撰文:Ellis Huang 攝影:Tao Chen+Otis Yang
今年的Galaxy Unpacked發表會中按照慣例推出下半年全新旗艦摺疊機種-Galaxy Z Fold7及Galaxy Z Flip7,前者主打專業商務人士、後者則鎖定都會潮流族群。相較前代,Galaxy Z Flip7在封面螢幕尺寸、自拍體驗、AI人工智慧等應用皆有所提升,同時硬體裝置效能也有顯著的升級,主要策略在於延續品牌對於摺疊手機市場的佔有率鞏固與各項技術的強力堆疊。Galaxy Z Flip7具備RAM 12GB+ROM 256GB以及RAM 12GB+ROM 512GB等雙重版本,預計自2025年7月25日起於特定市場開賣,台灣上市時間尚未公佈。

機身輕薄 封面螢幕升級至4.1吋
Galaxy Z Flip7採用上下開蓋/闔蓋的摺疊設計,展開厚度為6.5mm,摺疊後的厚度則為13.7mm,轉軸結構較上一代薄近30%,不僅機身比前代更輕巧,也同步提升了攜帶與操作上的便利性。重量為188g,非常適合放入口袋或是小廢包中隨身帶著走。此外,多功能封面螢幕是硬體升級的看點之一,尺寸放大至4.1吋,邊框縮窄達70%,提供更寬廣的可視範圍與操作空間;同時,螢幕更新率也升級至120Hz,使操作反應更加順暢。




內裝硬體 小幅成長
在硬體規格方面,Galaxy Z Flip7採用Exynos 2500處理器,擁有更高的效能輸出與能源效率;電池容量也提升至4,300mAh,可滿足長時間移動的通勤人士、或是在無插電環境下工作族群的續航力需求。內外螢幕峰值亮度皆拉高至2,600尼特,比前代提升約60%,搭配 Vision Booster技術,即使在強光下仍能維持畫面清晰可見;擁有IP48防水防塵能力,對於喜愛露營、登山……等戶外活動的使用者來說,應該會有較顯著的實質幫助!

支援多角度拍攝 強化社群創作場景
Galaxy Z Flip7專屬的多角度免腳架拍攝功能深受星粉喜愛,可以隨心所欲地自由調整摺疊角度,不管是自拍、錄影或合照,皆無需額外透過腳架,利用桌面等平面進行固定便能快速拍攝;相機模組搭載5,000萬畫素主鏡頭與1,000萬畫素內置前鏡頭,能夠支援高解析度靜態與動態影像拍攝;此次更瞄準重視影像創作的使用者,使用封面螢幕拍攝時,可直接預覽畫面,隨手套用內建濾鏡與微調參數,能夠滿足對個性化影像有重度需求的使用者,非常適合用於社群內容貼文或分享個人生活等多元情境。



整合Gemini Live 提升互動效率
Galaxy Z Flip7為三星首波導入Google Gemini Live的摺疊手機系列,使用者可透過自然語音指令,在未展開手機的情況下,便能操作跨Apps應用任務,例如傳送訊息、查詢地點、啟用地圖等。將手機展開後還可透過Gemini Live的「即時視覺對話」功能,利用鏡頭推播畫面並進行互動,舉例來說,當你在旅途中參觀博物館時,只需要拍攝畫作便能詢問相關背景資料;或是進到一間餐廳後,能夠直接詢問有沒有推薦的料理或是飲品。

同時,Galaxy Z Flip7的多功能封面螢幕支援Now Brief與Now Bar等功能,使用者可快速檢視天氣、行程、播放控制與通知等資訊,不需打開手機即能完成日常管理,提高各種生活效率!
上市資訊與版本規格
Galaxy Z Flip7主打海影藍(Navy)、墨夜黑(Black)、輕緋紅(Coral Red)等3重色系選擇,線上商城提供獨家限定色-薄荷綠(Mint);容量部份則具備RAM 12GB+ROM 256GB以及RAM 12GB+ROM 512GB等2種版本,建議售價未定。

Galaxy Z Flip7 |
||
顯示螢幕 |
內頁螢幕 |
6.9吋FHD+* Dynamic AMOLED 2X 120Hz智慧動態調節畫面更新頻率(1至120Hz) 2520 x 1080 (21:9) |
*採對角線測量,Galaxy Z Flip7內頁螢幕全矩形大小為6.9吋,若考量圓角設計則為6.8吋;受圓角及相機孔影響,實際可視面積會較小。 |
||
封面螢幕 |
4.1吋Super AMOLED顯示螢幕* 948 x 1048、120Hz畫面更新頻率 |
|
*將螢幕四邊延伸為一完整矩形並測量其對角線,Galaxy Z Flip7封面螢幕尺寸為4.1吋;受圓角及相機開孔影響,實際可視面積較小。 |
||
尺寸和重量 |
摺疊 |
75.2 x 85.5 x 13.7mm |
*Galaxy Z Flip7摺疊時的厚度,以機身頂部及底部玻璃之間的距離測量得出。 |
||
展開 |
75.2 x 166.7 x 6.5mm |
|
*Galaxy Z Flip7展開時的厚度,未計入內頁螢幕邊框。 |
||
重量 |
188公克 |
|
相機 |
前置相機 |
1000萬畫素自拍鏡頭 F2.2,畫素尺寸:1.12μm,拍攝視角:85˚ |
後置 雙相機 |
1200萬畫素超廣角鏡頭 F2.2,畫素尺寸:1.12μm,拍攝視角:123˚ |
|
5000萬畫素超廣角鏡頭 Dual Pixel AF,OIS,F1.8,畫素尺寸:1.0μm,拍攝視角:85˚ |
||
應用處理器 |
Exynos 2500 |
|
記憶體和儲存空間 |
12GB記憶體/512GB內部儲存空間 12GB記憶體/256GB內部儲存空間 |
|
*供應性視市場或通路而異。實際的可用容量,取決於市場、型號、檔案大小與格式。 |
||
電池 |
4,300mAh(典型值)雙電池 |
|
*第三方實驗室條件下的典型數值。典型數值係在考量電池樣本容量誤差下,依據IEC 61960標準估算的平均值。Galaxy Z Flip7額定容量為4174mAh。電池的實際使用時間,可能會因外在網路環境、使用模式與其他因素而有所不同。 |
||
充電 |
有線充電:使用25W充電器**及3A USB-C充電線***,30分鐘可充達50% 無線閃充2.0**** 無線電力分享***** |
|
*支援QC2.0與AFC有線充電。三星內部實驗室測試結果,使用25W旅充進行,剩餘電量為0%,且所有服務、功能和螢幕均已關閉。實際充電速度可能會因實際使用情況、充電條件和其他因素而有所不同。 **25W充電器另售,請使用三星認可的充電器和傳輸線。 ***支援WPC無線充電。 ****無線電力分享僅支援三星品牌,或具備WPC Qi無線充電功能的其它品牌智慧型手機,例如Galaxy Z Fold7、Z Flip6、Galaxy Z Fold5、Z Flip5、Galaxy Z Fold4、Z Flip4、S22系列、Z Fold3 5G、Z Flip3 5G、S21 FE 5G、S21系列、Z Fold2、Note20系列、S20系列、Z Flip、Note10系列、 S10系列、S9系列、S8系列、S7系列、S6系列、Note9、Note8、Note FE、Note5,以及諸如Galaxy Buds2 Pro、Buds2、Buds Pro、Buds Live、Watch6、Watch6 Classic、Watch5、Watch5 Pro、Watch4、Watch4 Classic、Watch3、Watch Active2、Watch Active、Gear Sport、Gear S3、Galaxy Watch與Galaxy Buds。可能不適用於特定配件、外殼、或其他品牌裝置。視網路環境而定,可能會影響通話收訊或數據服務。 |
||
防水 |
IP48 |
|
*以實驗室條件進行測試:可在深達1.5公尺的清水長達30分鐘。不建議於海邊或泳池中使用。若不慎沾溼,請以清水沖淨並拭乾。裝置的防水效能並非永久性,會隨著使用時間而衰減。 |
||
玻璃/金屬 |
Corning® Gorilla® Glass Victus® 2 |
|
Armor 鋁合金 |
||
作業系統 |
Android 16 One UI 8 |
|
網路與連結性 |
5G*,LTE**,Wi-Fi 7***,Bluetooth® v5.4 |
|
*需最佳5G網路連線。僅特定市場提供。可用性與相關詳情,請洽當地電信業者。下載與串流速度將視內容供應商、伺服器連結和其他因素而異。 **LTE機型的可用性視市場與電信業者而異。實際速度視市場、電信業者和用戶環境而異。 ***Wi-Fi 7網路可用性視市場、電信業者和用戶環境而異。需最佳化連線,且需具備Wi-Fi 7路由器。 |
||
感應器 |
電容式指紋感應器(側面)、加速度計、氣壓計、陀螺儀感應器、地磁感應器、霍爾磁電感應器、趨近感應器、光源感應器 |
|
安全防護 |
Samsung Knox搭配Samsung Knox Vault |
|
SIM卡 |
一張Nano SIM*搭配多張eSIM** |
|
*SIM卡另售。可用性視市場與電信商而異。 **eSIM可用性視軟體版本、地區與和電信商而異。請洽詢電信業者,以確認行動網路計劃是否支援eSIM。 |
||
顏色 |
海影藍、墨夜黑、輕緋紅* 【三星商城限定色】山嵐綠** |
|
*顏色選擇性可能依市場、地區或電信商而異。 **網路專屬配色僅限三星商城。 |
史塔夫短評:跑步時放口袋…….不用擔心運動褲會走下坡!
相關文章:
三星旗艦摺疊Galaxy Z Fold7、Z Flip7與Watch8系列同台亮相 佈局大AI時代
三星Galaxy Z Flip7摺出AI新視界:4.1吋滿版封面螢幕+輕薄機身
Galaxy Z Fold7史上最輕薄大摺,相機升級但取消S Pen
三星發表Galaxy Watch8系列 導入AI技術 強化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