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市場二代攤商用TikTok短影音吸粉,成功實現線上導流線下、翻轉舊有商業模式

面對新型態零售通路與電商的激烈競爭,許多傳統市場正面臨著嚴峻的生存考驗。根據統計,在過去三年內有 91 個公營市場關閉,反映出市場轉型迫在眉睫。在傳統市場深根在地的基礎之上,二代攤商也開始尋求創新突圍之道,讓全球領先的短影音行動平台 TikTok 成為推動數位行銷的推手。透過 TikTok 短影音分享創業與經營經驗,不僅為新一代攤販成功提升知名度、迎來顧客成長,更讓歷代攜手傳承的市場文化被更多人看見,為傳統市場的經營開創了全新的商業模式。

水果批發二代接班人用 TikTok 行銷,轉戰零售新客群

傳統市場裡的二代接班人開始透過 TikTok 進行轉型,拓展新銷售客群和營收成長機會。TikTok 創作者安安闆娘(@primeztv3t4)作為水果批發商二代,除了分享作為接班人的心境與挑戰,也坦言希望透過自媒體,讓觀眾更了解傳統市場的機會與優勢。作為接班人,安安闆娘透過 TikTok 平台成功提升水果零售業務的知名度,透過詳細比較不同水果的品種甜度,分享專業的儲存技巧挑選方式,拓展更多零售消費客群,走出一條創新的轉型之路。

涼糕攤販分享全台擺攤故事,轉換 TikTok 流量為實體客流

TikTok 創作者蛋蛋公主(@minnieo22288)則以巡迴全台市場販賣手作涼糕的影片,在社群上獲得高度討論。蛋蛋公主從小對市場擺攤生活耳濡目染,為支持家庭生計開始在台灣各地市場賣涼糕,至今已有六年之久。她在影片中記錄從堅持手作的備料過程,分享在各大市場擺攤的顧客互動,搭配 #擺攤#市場 等熱門標籤,讓多部影片達到數十萬觀看,也在平台上累績破 10 萬粉絲。蛋蛋公主也成功將網路流量轉為實體客流,巡迴各處皆大排長龍,成功結合線上宣傳與線下互動,提升顧客黏著度與品牌曝光。

魚販用 TikTok 打造知識互動橋樑,帶動平台正向交流循環

20 歲的 TikTok 創作者月淑(@yueh.shuu2)透過 TikTok 打造分享漁貨知識的「線上小學堂」,用短影音深入淺出地介紹各種魚類品種差異處理方式,讓觀眾對在地生鮮食材有更全面的了解。月淑也在影片中親身示範魚類料理的製作過程,以寓教於樂的方式,和粉絲交流各種魚類的烹飪方法,讓「賣魚人下班後都吃了什麼」系列累績數十萬觀看,創造 TikTok 創作者與觀眾交流的正向環境。

TikTok 協助年輕創業者提升品牌知名度與實體客流,也為市場攤商提供了全新的行銷模式與曝光機會,成為傳統市場攤商實現數位行銷與品牌重塑的關鍵推手。透過 TikTok 創作者的短影音分享,不僅讓台灣豐沛的市場文化被更多人看見,更透過深入淺出的知識型內容,打造正向的學習與交流循環。

史塔夫短評:將短影音流量精準轉換為實體客流

歐帝斯

現職Stuff Taiwan副總編輯,曾任職於Sogi與Mobile01,2003年開始擔任手機評測,喜歡玩新奇的3C產品,近年熱衷於自助旅行,喜歡在旅行時享受邊玩邊測試產品的樂趣。工作邀約:otis0329@gmail.com,個人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otis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