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閣樓上發起的高雄在地創客運動–創客閣樓

攝影:CCfun,創客閣樓提供

找到高雄市新興區巷弄間的一間老舊公寓,特派員D在酷熱的天氣下爬了六層樓,來到一個頂樓加蓋的儲藏室,原來這裡別有洞天。這空間沒有先進的機台設備、沒有冷氣、環境也有些雜亂,但這裡就是有一股特別的Maker味道,讓人想起電影裡頭躲在密室密謀造反的反對份子。

創客閣樓(Maker’s Attic)就是一個如此具有Maker精神的社群,但他們當然不是什麼反對份子,頂多只是想翻轉畸形的教育體制;他們在這裡不是密會,而是聚在一起分享動手作的樂趣;而他們更不是一直躲在這個閣樓,把所有知識與分享束之高閣,而是經常舉辦各種講座與活動,希望深入人群推廣真正的Maker精神。

創客閣樓照片
▲創客閣樓是高雄在地化的Maker社群,目前聚會地點已從公寓閣樓遷往創客萊吧(照片由創客閣樓提供)

南北Maker資源落差大  林士允站出來

創客閣樓召集人林士允是台北人,但因為在高雄唸書,對高雄有很深的情感,2013年因緣際會從台北到高雄工作後,意外成為高雄Maker社群的活躍成員,也帶領創客閣樓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林士允說,幾年前在台北工作時,就注意到台北的Maker資源很多,包括Taipei Hackerspace、OpenLab Taipei、FabLab Taipei等Maker社群與空間都相當活躍,但他到高雄之後,想找類似的Maker社群或空間卻遍尋不至,2014年底時他跟兩位志同道合的同學開始辦固定聚會,並在2015年2月正式經營臉書社團,在每週四舉辦聚會,公開號召其他夥伴加入。

創客閣樓照片
▲有感於南北Maker資源的差異甚大,林士允決定跳下來在高雄成立Maker社群(圖/CCfun攝)

他坦言擁有的資源其實很有限,就是一間頂樓加蓋的儲藏室,還有示波器、電源供應器等簡單的儀器設備,一開始也不知道能夠做出什麼成績;但OpenLab Taipei創辦人鄭鴻旗的一席話:「有多少資源就做多少事」,讓他深受啟發,沒有考慮太多就決定投入。

林士允引用零時政府(g0v)的名言說,「不要問為何沒有人做這個,先承認你就是『沒有人』」。他保持著「現在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能做多久就做多久」的心態,把自己從那個「沒有人」,成為引領風氣的那些人。

有時沒有資源反而是好事,這群Maker自然會有解決之道。他們把報廢的桌板搭配連鎖家具店買來的四根桌腳,就這樣組成了一張大桌子,又把學生畢業後閒置的衣架改成進料架,原本連一台3D印表機都沒有,社群中有位高中生因為有組裝經驗,他們就從淘寶買了零件一起組了一台。

創客閣樓照片
▲創客閣樓的許多傢具與機台都是靠著Maker精神自行組裝(圖/CCfun攝)

教育體制問題大  要以社群喚回Maker魂

林士允因為在學校單位服務,每天接觸許多大學生與研究生,他對於台灣的教育制度尤其是技職體系的問題有很深感觸。他認為台灣學生的普遍問題是沒有動機,不知道自己為何要唸研究所,更不清楚之後想做什麼,缺乏獨立思考及發想創造的能力;在學校方面,技職體系幾乎都是升學導向,把實習課程拿來做課業輔導,荒廢了實作訓練。

家長的心態也很難扭轉,大家普遍還是覺得「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誤以為給小朋友很好的讀書環境,就是好的教育環境,導致補習惡習很難根除。林士允表示,很少有家長會鼓勵小孩在生活中學習動手作,即使只是換個水龍頭、釘個木板 ,都會啟發孩童不同的想法,比起只是念書要好多了。

創客閣樓照片
▲林士允認為台灣教育體制的問題很大,必須從Maker社群開始推廣(圖/CCfun攝)

為了改變這樣的文化,林士允才想建立Maker社群推廣Maker精神。他坦言,剛開始一度想從學校做起,但想到學校的行政效率超低、管理措施又綁手綁腳,而且在那樣的環境中,學生本身沒有積極的想法,用填鴨或命令的方式逼他們毫無意義,搞到最後一定雙方都身心俱疲但仍難有成效,所以他選擇到外頭成立社群,從社群中去找真正想動手作的人,比起在學校推動更能立竿見影。

一開始創客閣樓的聚會,經常只有兩、三個人參加,但2015年上半Maker風氣突然興起,有些人從網路上看到訊息前來,人也開始變多,很快就達到20人以上,塞爆小小的場地,每次聚會還得跟左鄰右舍借椅子,天氣熱時大家總是揮汗如雨;所幸後來創客萊吧成立後,創辦人黃文辭慷慨提供場地,至今創客閣樓與創客萊吧一直有非常緊密的合作。

發展高雄在地特色  不做金字塔頂端

2015年上半是高雄Maker運動的重要開端,創客閣樓與高雄造物者在年初成立,6月創客萊吧也誕生,可能因為高雄的Maker資源嚴重不足,經常出現的都是同一票Maker,後來這三個Maker Space的連結愈來愈深。林士允強調,因為資源就只有這些,大家知道目的是相近的,都很願意在相同道路上相互幫忙。

從一開始成立,林士允就希望創客閣樓是完全在地化的Maker社群,他認為Maker 空間在每個地方應該有不同的個性,例如在深圳是加速器,在非洲可能做的是生活必須品,在台北有另外一種風格,高雄也要發展出自己的特色與樣貌。

創客閣樓照片
▲創客閣樓提供各種不同的實作討論,讓社群發展出自己的特色,圖為大家開發的智慧鏡(照片由創客閣樓提供)

在Maker運動的金字塔中,創客閣樓聚焦在下方的Zero to Maker、中間的Maker to Maker這兩個層級,而不是Maker to Market那個頂端。「政府與媒體都是聚焦在頂端那塊,但如果沒有足夠的Maker,無法支撐太久,也不會產生足夠多的商用化東西邁向創業」,林士允深信唯有把地基打穩,Maker運動才會可長可久。

因此創客閣樓朝向兩個方向發展,一方面舉辦聚會讓Maker之間可以分享交流,一方面舉辦課程講座,讓沒有Maker概念的人也能一窺奧秘,甚至婆婆媽媽、家長帶小孩都可以參加。

創客閣樓照片
▲創客閣樓朝向兩個方向發展,一方面舉辦聚會讓Maker之間交流,一方面舉辦課程講座(照片由創客閣樓提供)

沒有設限的園地  讓社群自由發展

目前創客閣樓的成員,有上班族、大學生、高中生、SOHO族、創業者等,大家聚會其實沒有設定什麼主題,有成員想做什麼事情,提出來跟大家分享後,只要大家覺得有趣,就會一起動手來做。林士允認為,社群本來就不用限制題目,自己就會發展起來。

舉例來說,有成員發現智慧LED燈泡組網路售價要七千多元,覺得這麼高的價格只有高端使用者可以負擔,因此號召大家一起來土砲一下,另外,有喜歡攝影的成員希望打造容易攜帶的縮時攝影機,就號召大家用樹莓派(Raspberry Pi)結合相機來打造,有趣的小叮噹伴唱機專案更是如火如荼展開中。

創客閣樓照片
▲Maker的創意無極限,圖為大家攜手開發的小叮噹伴唱機(照片由創客閣樓提供)

林士允觀察,高雄是重要的傳統產業聚落,像是木工、鐵工、模具等產業都很發達,自然有很多習慣DIY動手做的人,可惜的是很多人還是自己做自己的,還沒提升到Maker的概念,Maker的精神就是學習、實作、分享,其中最重要的是分享經驗與知識,現在高雄的Maker還是太少,希望整個群體可以愈來愈茁壯。

另一方面,現階段許多Maker都是藝術工作者,因為自己要創作,所以習慣動手做東西,例如在高雄有一個藝術工作者社群叫「作夥」,他們租下一棟三層樓的老屋,開始從拉電線、刷油漆、釘木板做起;相較之下,電子電機、資訊領域的人,反而太偏重理論,或只是躲在冷氣房寫程式,這是比較可惜的事。

林士允強調,許多人對Maker的認知不夠正確,以為Maker就是要創業的人,其實多數Maker一開始只是好玩,當然後來這個東西有商業價值,也是很好的發展;例如Linux作業系統教父Linus Benedict Torvalds一開始也沒想到,後來會有這麼多伺服器與嵌入式系統都是用他開發的Linux系統為核心,找到市場後邁向商業化, 也是剛好而已。

自造動能起來  高雄Maker圈展新貌

經歷一年半的摸索,創客閣樓還是以教育跟提倡動手做的 Maker 精神為主軸,但自2016年以來,受惠於高雄的政府資源進來,且Maker動能也明顯增溫,開始有機會跟更多更多單位或社群合作,展現了更不一樣的風貌。

現階段除了每週四的固定聚會持續進行外,創客閣樓每個月會邀請講者進行小型規模的分享會,另以身體力行的方式帶動周邊的人一起動手實作,同時也會找些具有話題性或潮流性的主題,邀請社群成員共同參與。

舉例來說,最近他們開發了一個 Maker 必備的文創商品PCB Ruler,15公分的尺上面印有各式PCB常用的元件尺寸,方便進行對照,還附加 Arduino mini pro 的電路,如果和上零件之後就是Arduino mini pro 開發板。

創客閣樓照片
▲創客閣樓成員共同開發的PCB Ruler,銷售所得全數提供社群運作(照片由創客閣樓提供)

雖然林士允還在Maker運動的道路上持續摸索,但至少在南台灣已經看到了一些曙光。「當初我覺得需要有人引領風氣,但如果高雄的Maker風氣起來,未必需要我來完成,如果離開高雄,我相信Maker文化還是一樣可以在這裡繼續深耕下去。」他以感性的口吻,道出了成功不必在我的信念。

INFO……

關於創客閣樓(Maker’s Attic)

一個高雄在地的自造者社群。致力於於推廣自造者的工匠精神,並實踐於生活當中,讓每個人都可以體會手做的樂趣與教育意涵。自2015年二月成立以來不曾間斷地每周舉辦聚會與分享會,並無償提供所有人參與。

地址:目前閣樓已經不再對外開放,主要使用創客萊吧(高雄市左營區博愛二路202號B1F)的空間舉辦聚會與活動。

電話: 0921-908878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MakersAttic/

史塔夫短評:躲在閣樓密會感覺好有Fu,大家一起用Maker精神來革「教育」的命吧!

*本文節錄自Stuff史塔夫科技國際中文版2016年8月號